我一直是在不同領域,試圖打開各種可能性的人。
主管們很大的困擾,來自於員工總是帶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來找你。基於職責,主管必須協助解決員工的問題,讓他們能夠回到崗位完成任務。但如果我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去理解員工、找到問題根源,並協助他們找出方法,而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套用在員工身上,那麼最終,員工與主管之間的關係可能會越來越複雜難解,甚至會在跨部門協作當中,落入不斷內耗的局面。


我一直是在不同領域,試圖打開各種可能性的人。
「老師,我想改行,但是我又擔心自己年紀太大,新東西學不了」
文:汪士瑋
文:汪士瑋
「顧問,去年因為疫情,公司的政策是遇缺不補。在部門人力吃緊的狀況下,主管請我暫時接手離職同事的工作。那時說好了,只要新人進來業務就會再交接出去。可是現在新人Amy已經進來兩個月,也已經跟大家都介紹以後這樣業務由Amy負責,但是大家都還是繼續找我,這是要怎麼辦啊?」28歲的Betty綁著高高的馬尾,面帶笑容坐在我的對面。雖然說著自己的困擾,還是充滿元氣的樣子,感覺得出她是個很有能力的員工。
「你說得大家指的是那些人呀?」
「就是這個專案會牽涉到的跨部門的主管呀,像是行銷部、業務部,還有我的主管。他們習慣性都還是會找我,辦公室小小的,他們找我我也不好就直接跟他們說業務轉給Amy,請出門左轉喲~這樣應該不好吧。而且他們跨部門這樣一直來跟我說要做這做那,我覺得也不對吧...」
文:汪士瑋
「顧問,今年因為疫情期間,我們成功導入線上學習,完成各個分公司風險分散的過度,也創造了公司內部的知識提取的價值,那時我在居家隔離時還能遠距帶大家完成這項工作,主管公開表揚,也把這個專案獨立成部門,我成為這個部門的小主管。」
「工作內容我很喜歡,不過現在的部屬都是我以前的同事,有些還是我的前輩,有工作要交辦的時候,有些前輩對我的任務分配總是有意見,甚至我也覺得,不太好意思把工作發給他們,可是我自己又做不完一個部門的事情。經理發現我們部門績效下滑的狀況,上次還叫我去談話,要我著手改善領導技巧,現在我應該要怎麼做呢?」
被經理交代要改善以後,Jason想起先前有聽HR提到公司提供的諮詢服務,第一時間就打電話預約了管理諮詢,希望能夠幫助他突破眼下的瓶頸。
看著略略皺眉的坐在我的面前述說著他面對的處境,我可以體會的到身處在上層與部屬雙重壓力下,Jason心理的壓力。
你覺得Jason面臨的問題有那些?
如果你是Jason,哪些狀況你會列為優先處理呢?
文:汪士瑋
開工才沒幾天,下午兩點,林主任就神色緊張的走到人事主管的辦公室:「陳經理,怎麼辦,我部門員工,有三個今天都提來跟我提辭呈,每個都說有苦衷,必須離職,我們馬上要進入產線旺季了,我才真是有苦說不出呀!」
陳經理很清楚春節後常常會進入招募的旺季,但這是林主任升任主管的第二年,看來他還不太有心理準備,她站起身倒了杯茶給林主任,說:「別急別急,我們一起來想辦法」,心裡想著,要怎麼協助林主任度過這個用人的關口…
「顧問,我部門的John,平時執行專案都很優秀,原本接班人計劃提報他應該沒問題,怎麼知道這次疫情,讓他主責安排大家異地同步工作,他卻處理到讓大家抱怨連連。我發現他對於變化反應慢半拍,總是想之前都如何如何,這樣的反應讓我很訝異,看起來接班人人選我需要另外考慮了…」Bob協理頂著黑眼圈,透過視訊會議跟我討論著他原訂的接班人計劃,看來原本表現不錯John這次的表現,的確是讓協理大出意料之外。
不同層級的主管,被組織賦予的任務,也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越基層的主管,技術與日常業務的執行能力要越強,越是中高層主管,直接一線處理例行事情的比重會降低,屬於公司中長期計畫、布局、競爭力的提升與發展比重也會提高。不論在哪個職級,為公司選才、育才、用才,都是主管的重要任務之一。
那種人是千里馬呢? 千里馬是否具有一樣的特質,可以讓主管一眼辨認出來呢?
新常態的衝擊與影響「顧問,本來每年都習慣全家出國過年,結果這趟疫情已經關在台灣一年多都不能出國,感覺快要悶死了~~」
「顧問,我本來跟公司申請調任到東南亞分公司,公司也同意了,可是因為疫情,公司人力暫時禁止流動,可是我原來工作也交接出去了,隨時準備該國疫情緩和下來,我就要出發。這段時間,我好幾次被通知準備出國、又暫緩,一切原本規畫好的的節奏都被打亂,我知道一切都不得已,但是很煩呀!」
「顧問,因為疫情,通勤時大家都被要求要帶著口罩,我為了避開人潮,還刻意提早半小時上班,結果要提早睡覺又睡不著,我這一年下來開始有黑眼圈,入睡困難的狀況…」
「顧問,我們公司經過這一年,國內外各單位不能出差,只能遠距協作。好像大家已經衍生出另一種合作方法。現在疫情國外還是這麼嚴重,我們的出口、產量、物料需求供應,短時間看來還是無法回歸正常。我到底要將這個過渡期視為日後的常態,還是帶著大家繼續短期應變下去呢?」Betty是身兼多國行銷業務的主管,這一整年看著各國疫情層出不窮的爆發,除了安撫駐地的夥伴,也已經發展出自己一套調度與調適夥伴們協作的方法,深獲主管的讚賞。但是看著遙遙無期的疫情,一直負責鼓舞同仁的她,進到會議室,還是一副眉頭深鎖的樣子。有些疫情嚴重區域的同仁,已經居家工作將近一年,最近天氣冷,新一波的疫情警報再起,感受的到對方長期累積的身心壓力。Betty一邊說著,言語間透露著對各個夥伴的擔心。
文:汪士瑋
「為什麼、為什麼、為什麼?」
Bruce剛擔任PM半年,認真的他,總是在開會前努力完成縝密的規劃,努力協調各個角色一起努力,接任這半年來,他上班日幾乎沒有一天早於晚上十點下班,有時假日也要去趕工作進度。他的辛苦,主管每天都看在眼裡,也覺得他工作的太辛苦了,一直希望他調整一下作法。一直以來都著使命必達的心情,一路刻苦努力打拼的Bruce,聽到老闆這樣的評論,簡直要炸了,覺得老闆並不瞭解他作業上的困難。